李白五古《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》读记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2:11 点击次数:148李白五古《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组诗作于开元十三年(725)至十四年间,时李白“东涉溟海”往返途经庐山。“其一”与“其二”内容有重复,或非作于同时。据诗意,“其二”或为东行途径庐山遥望之作。“其一”为西归途径庐山时登山之作。庐山:又名匡山。唐属江州(浔阳郡)。此诗或作于开元十三年(725),时李白“东涉溟海”途径庐山。庐山:又名匡山。唐时属江州(浔阳郡)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8江州浔阳县:“庐山在县东三十二里。本名鄣山。昔匡俗字子孝,隐沦潜景,庐于此山,汉武帝拜为大明公,俗号庐君,故山取号。周环五百余里。”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11浔阳郡德化县:“庐山在县南,高二千三百六十丈,周回二百五十里,其山九叠,川亦九派。《郡国志》云:庐山叠障九层,崇岩万仞。《山海经》所谓三天子障,亦曰天子都也。周武王时,匡俗字子孝,兄弟七人,皆有道术,结庐于此山。仙去,空庐尚存。故曰庐山。”(德化县即唐浔阳县。)】
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(李白)
西登香炉峰,南见瀑布水。挂流三百丈,喷壑数十里。
歘如飞电来,隐若白虹起。初惊河汉落,半洒云天里。
仰观势转雄,壮哉造化功。海风吹不断,江月照还空。
空中乱潨射,左右洗青壁。飞珠散轻霞,流沫沸穹石。
而我乐名山,对之心益闲。无论漱琼液,还得洗尘颜。
且谐宿所好,永愿辞人间。
【注释】香炉峰:《庐山记》卷1:“东南有香炉山,孤峰秀起,游气笼其上,则气若香烟。”
喷壑:瀑布喷射山谷。《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》(李白):“横天耸翠壁,喷壑鸣红泉。”《引泉》(唐-陆龟蒙):“上有拿云峰,下有喷壑泉。”
歘(xū):迅疾貌。《送韦书记赴安西》(杜甫):“夫子歘通贵,云泥相望悬。”
隐若:《文木赋》(汉-刘胜):“隐若天崩,豁如地裂。”白虹:日月周围的白色晕圈。《后汉书-郎𫖮传》:“凡日傍气色白而纯者名为白虹。”《八咏诗-被褐守山东》(梁-沈约):“掣曳写流电,奔飞似白虹。”
造化:化育万物的大自然。《鵩鸟赋》(汉-贾谊):“且夫天地为炉兮,造化为工。”《挽歌》(魏-缪袭):“造化虽神明,安能复存我。”
潨(cōng):《说文》:“小水入大水曰潨。”《集韵》潨:“与淙同。水声也。”《石帆铭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下潨地轴,上獦星罗。”《八咏诗-被褐守山东》(梁-沈约):“万仞倒危石。百丈注悬潨。”《入峡寄弟》(唐-孟浩然):“壁立千峰峻,潨流万壑奔。”
轻霞:淡霞。《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》(南朝宋-谢瞻):“轻霞冠秋日,迅商薄清穹。”《酬诸公见过》(唐-王维):“山鸟群飞,日隐轻霞。”《重酬杨仆射山亭》(隋-薛道衡):“朝朝散霞彩,暮暮澄秋色。”
穹石:巨石。《上林赋》(汉-司马相如):“赴隘狭之口,触穹石,激堆埼。”《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……》(李白):“日边攀垂萝,霞外倚穹石。”
无论:不必说。《桃花源记》(晋-陶潜):“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”
漱(shù):漱洗。琼液:仙人的饮料。尘颜:蒙尘的面容。
宿:宿昔。从前,往日。《哭严仆射归榇》(杜甫):“老亲如宿昔,部曲异平生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共二十二句,共换四次韵。首八句正面实写瀑布。从西侧登上香炉峰,看见南面的瀑布水。瀑布高挂三百丈,飞溅的水花远至数十里。(夸张。)水流迅疾如同闪电飞来,时隐时现如白虹空中升起。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落下,河水洒落在高天半空里。接着八句虚写侧写瀑布。抬头仰望气势雄伟,壮哉大自然造化之功!海风吹不断飞流的水练,江月照来又如同虚空。瀑布水在空中胡乱喷射,冲洗两侧青色石壁。飞溅的水珠消散了淡淡的霞光,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。末六句抒怀。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,面对这个瀑布更觉心里悠闲。不要说可饮仙人之水,还可洗净蒙尘的容颜。还是与旧友一道相携至此,愿隐居此处永远辞别人间。
【参考文献】盛大林《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的真伪、优劣及异文》《九江学院学报》2020(03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